主人公:邱爽 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员额检察官
讲述人:田琦 鞍山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教处副主任科员
一位女检察官,推着食堂运菜的板车,上面是80余册厚厚的卷宗,这是我见邱爽的第一印象。当时她正要把卷宗送到案件管理处去,边推车边跟同事说:“我得把我做好的‘菜’送过去!”
时间久了,我慢慢发现,这位辽宁省优秀公诉人确实能“吃”。每当别人问她是怎样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的,她总是说:“还不是因为我‘吃’得多吗?多‘吃’多‘占’才能长得结实!‘吃’得要多,‘吃’得要广,更要会做‘菜’!”
2004年7月,邱爽刚刚大学毕业就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她从一名内勤开始干起,边工作边学习,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公诉人。在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她先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近400件。2009年,她通过遴选,到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工作。
公诉二处是一支闻名省内的优秀公诉队伍,全国优秀公诉人、省优秀公诉人辈出。市院的案件都是重大、疑难、复杂的大要案,动辄可能被判处死刑,对公诉人的要求比区院高很多。在领导和全处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邱爽的业务水平得到飞速提升。2011年,她在办理一起重大贩卖、运输毒品案过程中,严细审查,发现遗漏一名参与贩毒的犯罪分子未向市检察院移送,经她果断追诉后,该人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主犯被判处死刑。同时该案还追诉两起犯罪事实,并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检察系统十佳精品案例,她也荣立全省检察系统个人二等功。
从2015年起,邱爽先后承办了多起最高检、省检察院指定管辖或省纪委监委查办的职务犯罪或相关犯罪的大、要案,其中不乏多个厅局级以上官员。这些案件要么疑难、复杂,动辄几十、上百本卷宗,要么重大、敏感,极易引发社会关注、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邱爽手中,这些案件全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她用事实和法律使被告人认罪伏法,没有引发任何信访或舆情事件发生。
邱爽不仅“吃”得多,而且还“吃”得杂。在她的办公室,经济类、法律类、自然科学相关书籍堆满书架。打开办公柜,除了一排排厚厚的业务书籍,还有整整齐齐的3个档案盒,里面全是用办公废纸打印的各类司法解释、案例、论文等资料,还仔细地用标签纸分门别类。类似这样的资料,她还有好几箱。
案卷就像一本“菜谱”,证据就是“烹饪”所需要的材料,所掌握的法学和其他专业的知识就是各种“烹饪”方法,要想把一起案件办理好,必须运用我所掌握的“烹饪”方法,将材料恰当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有效地惩治犯罪,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最好要在合适的时间“出锅”,把“菜”移送到人民法院——这是同样作为一个“吃货”的我,在爽姐身边耳濡目染,总结出来的规律。
邱爽会做工作的“菜”,也一样会做家庭的“菜”。她的爱人在外地工作,一般只能周末回家,照顾好老人、孩子的重担都压在邱爽身上。即使工作再忙,只要周末在家,邱爽都要亲自下厨烧一桌好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我爱的人,让无数个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每一顿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每一天都能过上和谐宁静的生活。”邱爽如是说。